村民左腿不慎被叉車切斷到只剩下一層皮 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妙手回春拯救了一個家 “花園田氏醫院救了我一條命 保住我一條腿”
村民左腿不慎被叉車切斷到只剩下一層皮 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妙手回春拯救了一個家
“花園田氏醫院救了我一條命 保住我一條腿”
“要不是村里有醫院,我這條腿肯定保不住,估計命也沒有了。”6月30日,花園田氏醫院五樓病房里,花園村村民陳先生拉著前來查房的花園田氏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譚延曦的手,淚水浸濕了眼角。一旁的家人更是對家門口就有一家設備設施一流、醫療水平精湛、救治服務專業的醫院而心懷感激。
6月2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花園村的寧靜。陳先生在指揮操作叉車時,左腿不慎被叉臂直切,瞬間撕開肌肉與骨骼,被切斷到僅剩下一層皮肉相連,鮮血如噴泉般涌出,染紅了腳下的水泥地,被送達醫院時,全身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煩躁不安、血壓極低,情況十分危急。
“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只覺得腿像被炸開一樣,熱乎乎的血就噴出來,我幾乎進入休克狀態,強大的意志力,讓自己保持了一絲清醒。”回憶起事發瞬間,陳先生仍心有余悸。現場同行人員見狀,立即脫下身上的衣服,死死裹住陳先生傷口,同時撥打了120。
“叮鈴鈴——”上午8時55左右,花園田氏醫院120急救中心電話驟然響起。“有人腿被又車鏟斷了,血流不止!”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呼喊。接聽人員立馬撂下電話與急診科醫護抓起早已備好的創傷急救包,跳上救護車。
救護車拉響警笛,沿著村里熟悉的道路飛馳,當車輪碾過廠區門口的減速帶時,醫護人員已透過車窗看到蜷縮在地的陳先生。急診人員沖下車跪在傷者身邊,摸出止血帶在大腿根部勒緊,迅速剪開染血的衣物,碘伏棉球快速消毒后,無菌紗布層層加壓包扎。“血壓60/40,心率130,失血量超過1500毫升!”。
“必須馬上回院手術,斷肢再植黃金時間只有6小時!”江軍建沖著司機喊道。救護車返程途中,院內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已在醫院微信群發出指令:“啟動創傷急救綠色通道,骨科、麻醉科、檢驗科……全員待命,同時備足對應的血量!”
9時6分,救護車直接開進急診門口。早已等候的醫護人員一擁而上,將陳先生抬上推車,急診科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安排護士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輸血,維持患者生命體征,麻醉科醫生也迅速到達急診科準備靜脈置管,聯系手術室做好緊急手術準備。此時的陳先生面色慘白,嘴唇發紺,血壓持續下降。轉到手術室后,麻醉科醫生迅速實施氣管插管,輸血科護士抱著血袋一路快跑沖進手術室,暗紅色的血液順著輸液管緩緩注入他的血管。
手術室內,無影燈照亮了令人揪心的傷口:股骨內外側髁完全離斷,坐骨神經撕裂,股動脈與靜脈像斷裂的橡膠管般外翻。作為二級甲等骨科專科醫院,花園田氏醫院每年接診各類創傷患者超千例,但如此嚴重的肢體離斷傷仍屬罕見。花園田氏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周巧旦親自坐鎮指揮,抽調醫院最資深的顯微外科團隊:“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這條命,保住這條腿!“
顯微鏡下,主刀醫生譚延曦的雙手穩如磐石。縫合針線在他指間翻飛,要將斷裂的血管斷端對齊縫合,每一針都需精準到微米。“血管吻合必須一次成功,否則肌肉會因缺血壞死。”譚延曦的額頭上滲出汗珠,助手及時遞上紗布擦拭。
手術室門外,陳先生的妻子聞訊趕來,看到丈夫被推進手術室時,雙腿一軟癱坐在走廊長椅上。手術室護士長王珍紅走過去握住她的手:“放心,我們全院最好的醫生都在里面,周院長說了,一定盡全力。”這句承諾,讓這位慌亂的農婦漸漸穩住了心神。
手術室內的戰斗持續進行。骨科醫生先清理斷端碎骨,用空心釘固定骨干;手足顯微外科團隊接力縫合動靜脈,當股動脈血流重新貫通的瞬間,原本蒼白的斷肢泛起淡紅色,整個手術室響起低低的歡呼。但挑戰并未結束,神經修復、肌肉縫合、皮膚移植……每一步都考驗著團隊的耐力與技術。
傍晚7時15分,當最后一針皮膚縫合完成,譚延曦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手術歷時10多個小時,輸入的血液相當于將陳先生全身血液換了一遍。當手術成功的消息傳到病房,一直守在門外的陳家人相擁而泣。
連日來,陳先生和家人逢人就說,除了感謝醫護人員妙手仁心,更要感謝花園村領頭人邵欽祥當年不惜重金創辦了這家二甲醫院。“沒有它扎根在村里,沒有這‘家門口’的專業力量,后果真的不敢想。”陳先生妻子紅著眼眶說道。
花園田氏醫院的誕生,源于邵欽祥回報社會的堅持。創辦20年來,一座以“精骨科 大綜合”為特色的現代化醫院正煥發著勃勃生機,不僅服務于本村,更成為周邊十里八鄉的創傷救治中心。作為二級甲等骨科醫院,花園田氏醫院近年來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在先進醫療設備升級、就醫環境優化改善、人才隊伍引進培養三大領域持續發力,用實干書寫著“花園田氏 關愛倍至”的辦院宗旨。今后,花園田氏醫院將繼續深耕骨科專科優勢,拓展中西醫結合診療特色,打造區域性骨科醫療中心,讓更多群眾獲得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晨光透過病房窗戶,照在陳先生打著石膏的腿上。他望著窗外醫院花園里盛開的紫薇,輕聲重復著那句話:“是花園田氏醫院,真真切切救了我一條命,還保住了我的一條腿。”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鄉村醫院守護生命的重量。